立秋已至,却并非凉爽的开始,而是“秋燥”的序幕。早晚微凉,中午依旧暑热,这变幻莫测的天气,如同孩童般反复无常。很多人误以为立秋意味着凉快,殊不知,此时湿气消退,燥气渐盛,肺部最易受损。
肺,喜润恶燥,而秋季干燥正是它的克星。稍有不慎,咳嗽、咽喉干燥、皮肤瘙痒等不适便会接踵而至。若立秋不及时调养,更可能为整个秋冬埋下病根。那么,如何养护秋季的肺部呢?
医生建议立秋后饮食宜“润”不宜“燥”,清肺养阴至关重要。以下七种食物,堪称“食补界的润肺尖兵”,也是流传千年的秋补佳品:
1. 梨:润肺止咳的“水果之王”
梨,并非普通的水果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其“性凉,润肺清热,止咳化痰”。秋燥初起,食用梨能有效缓解咽干、咳嗽、口渴等症状。现代医学也证实,梨富含膳食纤维、维生素C和可溶性多糖,具有抗氧化、清热解毒的功效。梨汁能帮助肺部“降火润燥”,但脾胃虚寒者不宜生食过多,可选择蒸熟食用,例如冰糖炖梨,温润不寒凉。
展开剩余83%2. 百合:清心安神,润肺佳品
秋季,许多人情绪烦躁、易怒,这与肺阴不足、心火偏旺有关。百合则恰能对症下药,兼具润肺止咳、清心安神的功效,是立秋后理想的养肺食材,尤其适合睡眠不佳、焦虑、易咳嗽的人群。中医认为“肺与心相通”,百合正可打通这条“气血传送带”。百合中的黏多糖、甾体皂苷等活性物质,更有助于调节免疫力、抗疲劳、改善呼吸道功能,真正做到养生又养心。
3. 银耳:平价“植物燕窝”,润而不腻
若说燕窝是“贵妇级”滋补品,那银耳便是“平价替代之王”。其胶质丰富,被誉为“植物燕窝”,润肺效果毫不逊色。“润而不腻”的特性,尤其适合秋季干燥引起的肺热咳嗽、皮肤干燥、便秘等症状。现代研究表明,银耳多糖能增强免疫力、抗氧化、促进黏膜修复。银耳搭配百合、红枣、莲子炖服,润肺安神,秋季烦躁感可显著减轻。
4. 山药:秋补中的“温和派”,补而不伤
立秋后,“贴秋膘”之风盛行,但过量进补易伤肺。山药此时便成了“中庸之王”,既能补脾胃,又能养肺肾,是秋补中的“温和派”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将其列为“上品”,意指补而不伤,药食同源。现代营养学发现,山药富含黏蛋白、淀粉酶、多酚氧化酶等成分,有助于增强消化能力,滋养呼吸道上皮细胞。尤其适合腹泻、咳嗽、体虚人群,炖汤、煮粥、蒸食皆宜。
5. 莲藕:清热润肺的“冷门高手”
莲藕是秋季肺部调养的“冷门高手”,富含维生素C、单宁酸和膳食纤维,兼具清热凉血、润肺止咳的功效,尤其适合秋初燥热未退时食用。生藕偏凉,清热解毒;熟藕偏温,健脾养胃。莲藕还能促进肠道蠕动,实现“润肺养肠”的双重功效。
6. 南瓜:增强肺部防御力的“守肺菜”
南瓜富含β-胡萝卜素、维生素E和多种矿物质,可增强肺部黏膜的防御力,对抗干燥空气的刺激。其膳食纤维和果胶成分更有助于润肠通便,间接减轻肺部负担。南瓜可用于煮粥、做汤、蒸糕,是家庭餐桌上实用又营养的秋季“守肺菜”。
7. 黑木耳:天然“清道夫”,清肺益气
城市空气质量虽有所改善,但秋季干燥、粉尘增多,肺部压力依然不小。黑木耳如同天然“清道夫”,其胶质可吸附消化道杂质,帮助清除体内垃圾。中医认为其“益气强身,活血润燥”,尤其适合肺燥咳嗽、痰多气短者。现代研究也发现,黑木耳富含铁、钙、维生素B群,有助于补血养肺、增强免疫力。
养肺并非仅靠饮食,更需“吃、动、心、情”四位一体:
戒烟限酒: 再好的食物也抵不过烟酒的破坏力。
适度运动: 秋高气爽,慢跑、太极、八段锦等运动,有助于肺气通达。
早睡早起: 肺经运行时间为凌晨3-5点,需保证充足睡眠。
呼吸训练: 每日静坐5分钟,深呼吸缓慢吐气,有助于放松身心。
情绪管理: 保持好心情,避免忧虑烦躁,对肺部健康大有裨益。
立秋,并非凉爽的开始,而是干燥的预警。及早养护肺部,方能安然度过秋冬。这七种食物并非灵丹妙药,却是在日常生活中最朴实、最有效的“润肺帮手”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也是养生的黄金时期,切莫等到疾病来临才追悔莫及。
健康声明: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和治疗。如出现持续性咳嗽、胸闷或呼吸困难等症状,请及时就医。
参考文献:
[1] 陈瑞华,黄德辉,刘少伟.食疗法在秋季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[J].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24,31(04):119-122.
[2] 王建军,李春燕.秋季滋阴润肺食材研究进展[J].中医药导报,2023,29(10):66-68.
作者声明: 作品含AI生成内容
"
发布于:四川省配资正规网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